最近 PTT 的薪水版有一串非常長的討論串,標題是「67,68,69,70......你們現在在幹嘛啊?」距離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討論串,算算也有兩年的時間了,一個相同的討論串可以在 PTT 持續兩年,實在很不容易。最近這個討論串不但持續發燒,而且還出現了另外兩個相關的討論串,分別是「60-65 年次,你們在做什麼?」與「73 在幹嘛?」
討論串偶爾也有變質的時候,有些人分享到後來,好像變成只有五子登科的神人分享,才有推的價值,或是比薪水、比財富,不過大多數網路上的鄉民其實都只是單純分享,看到許多人靠自己雙手打出不同的天地,或是靠自己雙腳走出不同的康莊大道,真的非常有趣,也很受教。
分享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成就很難不被別人覺得是炫燿,哭訴自己的痛苦也很難不被別人認為是草莓,不過如果能用這樣的標題來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,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事情。
我,以台灣年份來說,我是 65 年次的,我出生的年份,正好是龍年,也是台灣嬰兒潮大爆炸的年代。那年的父母,為了想要讓自己的小孩準時入學,或是上一個良好學區的學校,幾乎都是無所不用其極,我的爸媽也一樣。我明明就是龍尾,可以跟蛇年的小朋友一起入學,我媽卻硬要讓我擠入公立小學的一個位置,理由是「萬一你以後書沒念好,留級的話,年紀也不會差太多。」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想法一語成讖,我後來果然不負母望,留級成功。
我的家教呈現兩極化的趨勢,我媽是標準的望女成鳳,希望我學業滿分,將來考進北一女台大,因此對我的分數十分在意;而我爸則是一貫「人生 60 分就好,不必太努力」的放任哲學。其實我父母自己的人生跟後來對我的期望壓根就是相反的,我爸努力一輩子的 100 分,所以希望小孩可以開心的成長,而我媽年輕時的得過且過,也限制了她後來的前途發展,因此他們都把自己的不滿足加諸在我的身上,希望我可以得到她們這輩子沒有得到的。
我的唸書態度結合了爸媽雙方的期望,小聰明但是不太努力,有興趣的我會花很多時間鑽研,沒興趣的我連碰都懶得碰,我小三就開始自動自發背唐詩,小五人家都在看漫畫的時候我捧著小說讀得津津有味,我喜歡文科不喜歡數理,我佩服大文豪寫完一本小說就服毒自殺的浪漫勇氣,永遠懷疑科學家是不是根本外星人投胎。
按照道理,我數理都應該很爛才對,可是國中的時候我媽幫我請了一個非常棒的數學家教,因此我的數學底子打得很紮實。國中的我對課業一點興趣也沒有,青春期的腦子每天都不知道在想什麼,龍年又很競爭,所以高中聯考從北聯、五專聯招、北一女補校招生、私立延X高中招生,一路考到天主四校聯招,雖然曾經數學拿下116/120的高分(五專),也拿到天主四校聯招的榜首,但是我媽看得上眼的學校卻都落榜,後來還是進入延X補校的日間寄讀。
延X雖然是私校,可是號稱台北最好的私校之一,裡面有普通班跟直升班 (延X國中直升上高中),我進去以後才發現同學全部都是補校日間寄讀生編成一班的,可是學校很棒,老師沒有歧視我們,我們一樣要跟其他同學競爭,高一上一結束就要分組,我媽硬要我填第三類組,物理化學生物根本不是我的興趣,所以我就被留級了,我媽至此對我徹底死心,還說要跟我斷絕母女關係。不過留級以後,我倒是脫離了龍年的瘋狂競爭圈,而且我媽也不再干涉我選組的事情了,於是我自做主張填了最愛的第一類組,後來文科唸出興趣,大學考到 114 中文系。
我父母一直覺得中文系是沒有前途的系,所以剛考完聯考以後人家都是在放暑假大玩特玩,我則天天在家補習微積分,預備隔年轉系,不過順利轉經濟系以後,很多課都聽不懂,又沒有認識經濟系的同學可以討論,所以差點被二一,不服輸的我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自己研究好幾本原文書,終於貫徹了那些理論,從此功課就沒什麼問題了,導師還覺得我是不是變了一個人呢。
畢業以後我曾經應徵上某知名海運外商公司的儲備幹部,不過同時也拿到了美國某百名以外經研所的入學通知,因為那時覺得出國唸書好像滿酷的,所以就離開台灣了,當初那個決定讓我有好幾年,我都是活在後悔當中的。
剛出國的時候我英文並不好,班上就我一個台灣人,其他講中文的大陸同學 TOEFL 都是 620~630 (滿分 677),都背過紅寶書(大陸最熱門的單字書),GRE都是2200~2300 (滿分2400),所以他們英文都非常好。而且他們課業底子也很優,就算本科不是唸經濟,對經濟科目也都很容易上手。想當年我的 TOEFL 才 543,GRE才 1610,我常常覺得他們很厲害,可是偏偏又是同學,分數難免會比來比去的,所以一開始挫折感很大。然而在美國生存,最大的挫折感並不是功課,而是找工作。
在美國找工作除了靠學校、靠運氣,很多時候是身分的問題,沒綠卡公民就是很難很難很難找,往往好不容易投了幾十封履歷出去,難得終於有一個 HR 打來,一問到沒有綠卡就掰掰了,連辯駁的機會都沒有。一堆非美國人在一個 Job Market 競爭其實是很恐怖的,一年不管多少非美國人,各種科系的,各種國籍的,全都要搶那 65,000 個工作簽證的名額,以前什麼龍年出生聯考競爭根本就不算什麼了。
我剛畢業的時候拿的是 OPT,可以讓我在美國工作一年,我勉強進到一家滿大的工程顧問公司,他們不給我辦工作簽證,一年後我就被裁員了,半年以後才又經由獵頭公司找到第二個工作,進去公司常常被老鳥排擠,而且薪水非常非常非常低到一整個爆炸,一個月根本存不了什麼錢。我很想要不幹,可是在美國一辭掉工作身分馬上就會出問題,所以很難再找了,繼續做嘛,我的人生又不知道有什麼發展。我每天都懷疑自己的人生,覺得為什麼要留在美國又這麼痛苦,偶爾也會覺得自己堂堂一個碩士,做一些加加減減的工作,我很討厭自己,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。有時候清晨下著大雪,我一邊鏟車道上的雪,一邊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什麼留學生的光環,反而在左右為難的移民制度與現實生活中,把自己的人生埋葬掉,鏟著鏟著就很想結束自己的生命算了,可是一股不甘心的感覺又阻止我去做傻事。
那時候,我每天的心情都很不好,如果是別人的話,大概就得憂鬱症了吧,就這樣過了幾個月,我決定申請 MBA,那時候並不知道這是一條漫長艱辛的路,一開始也不過是想試試看能不能改變自己爛到不行的人生,而且雖然在美國生活工作了滿多年,可是我英文的底子還是很不好,透過考試可以讓我進步更快。所以我也開始背紅寶書了,一萬個 GRE 英文單字,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就背完了,然後看了半年的時代雜誌,一個星期一本,內容多到不行,每天下班就一直唸,因為沒唸完下個禮拜又會有一本新的寄來,壓力很大。
這時候我的工作內容開始有一些變化,老闆開始讓我參與一些比較重要的工作,所以也從工作裡學到很多東西,進步最大的是英文口說能力。比如說要怎樣用流利的英文跟客戶對話,要怎樣使用電話英文,怎樣跟美國人建立商業關係,遇到很難解釋的問題,要怎樣用英文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,學習聽不同口音等。
等到我時代雜誌可以看得順,都不用查單字時,我正式開始準備 GMAT (美國商學院一種入學考試,滿分 800),一開始本來想說隨便考一個 ok 的分數就可以申請,可是一度分數一直停滯在 650 上不去,換成一般人大概早就放棄不考,可是我考到後來真的發了狠,一定要考到 700 分以上才甘心,結果考了六次才成功。一開始想說隨便申請就好,可是後來整個就小宇宙大爆發,決定挑戰 Top 20 MBA,後來不但有申請上兩間,其中一間是 Top 15 MBA,而且還有獎學金。可是剛申請上不久,我們公司就被另一家競爭者買走了,所以我又二度被裁員了。
MBA 的環境超級競爭,每個人勾心鬥角就是為了要拿到一個高薪的好工作。其實在這種環境之下,我才知道人的潛能真的可以發揮到極限,一個平常看起來不怎樣的混混 (我),也可以很努力很積極的面對挑戰,唸書找工作的過程其實根本不像想像的容易,我為了一個實習工作,短短四個月丟了超過 150 份履歷 + Cover Letter (求職信),每次面試都是被拒被拒被拒,拿到50個面試結果被拒了49次,換成別人大概早就放棄打包回台灣了,可是當時我還預備要再被拒 50 次呢,真不知是哪來的毅力。
找工作的過程中,我也學會拉下臉皮,打電話給陌生人問工作機會,有時候對方講他們公司的情況,我根本就聽不太懂,可是還是要從中找出機會點。我雖然還是有身分簽證的問題,景氣不好,越來越少公司願意提供非美國人工作機會,但是我就是一股信念,豁出去了,不找到我就不罷休,豁出去的人,就是無敵的。還好老天也很眷顧我,我拿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實習工作,也因為這個實習有不錯的成果,所以拿到了 Full-Time Offer,最近剛開始工作,工作量也不多,可是要學的東西還滿多的,公司的系統不太好用,所以每天都有點痛苦,但是慢慢學也是可以學到一些東西的。
對於未來,希望可以過著穩定而愉快的生活。
寫到這裡的感想:
1. 大家不要對自己的能力畫地自限,其實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。
2. 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太快放棄,因為跨過去以後可能會有更好的未來等著你。
3. 即使過去的人生曾經很糟糕,可是通過努力也有可能成為優秀人才。
4. 勇於面對自己能力的不足,及早改進會對人生有極大幫助。
稚齡說:一不小心寫得很長,不知道有多少人願意看完。
圖說:這是我的車子 2005 年被近十年來最大的大雪埋住的照片,想當年徒手用雪鏟把車子挖出來,挫折感也不是普通的大啊。(茶)
- Jan 07 Thu 2010 15:09
鄉民們,65 的在這裡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