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閱讀的一點體會,我想在這邊說明給後來的人參考一下。
許多人對於閱讀的恐懼,來自於單字量的缺乏,我給自己的方法比較極端,對大多數的人恐怕不太合適,所以在此我提供版友的經驗,他的成績是740。將OG大全 & GWD裡的文章單字都查清楚,然後專門背那些字,可以快速達到擴充單字的效果,如果覺得大全文章太多,我建議看63篇就好了,那些文章風格感覺跟真題最接近,單字的範圍也差不多。
另外要怎樣看文章才能看懂呢?首先是許多牛人所說的:看架構。聽起來十分抽象,但是我給各位一個小例子,大家小時後都有做過中文閱讀測驗吧?一篇文章裡作者翻來翻去的陳述,為什麼我們還能看得懂呢?因為我們在不知不覺當中看了架構,只要搞懂每一段存在的意義,閱讀就不再是困難的事情了。同理,GMAT閱讀也是一樣的,以OG63篇來說,大多數的架構都是新老觀點題,架構不外乎是先講老觀點,再談新觀點,要嘛就是吞吞吐吐的先講個新的,再談對老觀點的衝擊,依文章目的而有不同的展開,但是只要抓準主幹,就不會那麼害怕了。
另外是回讀的問題,小時後的閱讀測驗,我們回讀次數大不大呢?我個人算是很少的,因為我讀文章都會細讀,所以做題的時候很快就解決了,除非細節太細了,我讀的時候沒記住,不然我是不太需要回讀的。英文的閱讀測驗也是一樣的,你在讀文章的時候,除了搞懂大架構之外,另外要盡可能的記住細節,有不懂的單字,就自己想個名稱記起來(首字提煉法),然後繼續順順的看過去,不要漏掉看起來重要的東西。看到這裡,是不是又有點抽象了呢?我再舉個例子好了,文章架構,就像人身上的骨頭一樣,文章細節,就像肉肉一樣,一眼看去兩種都看得清楚,才能知道這個人身材好不好。如果身陷整個文章的迷團當中,就好像只看到頭髮,還以為是草叢一樣。剛開始我們覺得記住細節很困難,但是多練就好了,有時候文章長一點的,不妨多花點時間去看,練習記得多一點,這樣回讀就少,做文章自然就快了。
如何檢討閱讀的錯誤呢?閱讀的錯誤往往發生在三個地方,第一個是文章意思沒搞懂,就貿然做題,第二個是題目根本沒讀懂,就選了看似正確的答案,第三個是選項的意思沒搞懂,最後選錯了。搞清楚自己失分的原因是偏向哪一個(或哪幾個),徹底把那一類的題型搞清楚,以後遇到類似的題目就不容易犯錯了。
以AT的SC, CR, RC來說,我覺得RC是最快可以搞定的,不像SC那麼亂,也不像CR那樣需要思考,RC看起來信息量雖大,但是考點最少(只有9種而已),慢慢做,總是可以應付得來的。另外我再囉唆兩句,不要因為怕時間不夠就跳著看,越是有壓力的情況之下越要沉穩應對,希望大家都能真正提高閱讀實力。
- Jun 08 Thu 2006 11:45
關於GMAT 閱讀的一點體會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